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

經常立格,權變則通── 穿透現實即真實,實學新命化兩難

這是66年到68年間,老師上課我筆記的心得整理。分類與小標是我加的,少數
句子加了按語,都以另體排出,以示區分負責。老師的話,直接、簡單、大氣,直扣
人心世道。當時只是有感,如今飽滿如燈,絕地通天,全在「復自道」;易經益卦說:
「有孚,惠我德」,老師做到了。整理時,感覺老師還在親切說話,沒有聲音的神會、
心領、感通。這是無言之教真精神。實學大事一口氣,老師我們接住了……
弟子 王鎮華 德道元年6月22日
一﹒人心
「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。 1.思
每一個都鬼精靈,說不說而已。」
「有感動,就下筆; 2.言
要寫長文,不要寫短文。」
「你們跟人家說是非,你能做中流砥柱?」
「口耳之學,無用。」
「做壞事,還得說人話;越說人話,越壞啊」
「不知常,妄作,凶。知常即乾知大始。 不真知道,沒有不敗的。」 3.知
「人最大的毛病,就不肯深入。」 哀莫大於浮淺(船山)
「先聖要道,慮深方能通敏。」
「達,指能行工夫的達,非意思之達。」 4.行
「瞭解道理,最快就是行。」
「復性,對了;如何去蔽性之因? 年青人最大的毛病,原諒自己」 5.通病
2
「你們沒智慧不可能,就是不能節制自己。」
「始終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,做起來就很難。」
「懂得自己缺什麼,就進步了」
「長處不知發揮,短處不知斷絕,庸人也。」
「一個人,必要要求自己,不能老原諒自己。
人,只有破釜沈舟,沒有回頭是岸。」
二﹒台面
「沒有文化,就是醜。」
「如何善用智慧?
你對現實體悟越深,智慧越高。」 現實背後或裡面,有真實
「事變愈繁,人求智的智慧愈高。」 1.變
「熟變則知變;熟了才能活用。」
「偶俗、好名,最害人生光陰。」 2.名與利
「名利之下,不低頭的很少。」 力與量
「年青人最大的毛病,就是迷信。」 迷信:多數路線就是對的
即偶俗。
「把愛什麼長在嘴上,說明了,就沒了。」
「養氣勢,存節操,今日第一事」 3.氣節
有氣節-不助惡-做壞事者,成獨夫
「母教:不求你有什麼偉勲,但求勿助人為惡。」
「國家是大家的,我真愛。」
「我不是中國人,偏要說自己是中國人。台灣稍不留神,就會成為少數民族。」
「時代變了,丟臉一也,因大本一也」 覺明,一心也;自然不自然,覺常,一體也

3
「大本都立不住,活著還有什麼意思!」
「人吃太多了,就沒有精神。」 4.慾望
「今天為什麼發呆,欲多才傻呆呆。
兩眼無神,不是沈溺物,就是沈溺欲。」
「情欲重者,必多疑。」
「嗜欲深者,天機淺。」
「今天不論唱什麼明堂,都是惑於慾。」
「要過情慾的人生,苦惱就太多了。」
「欲太重,絕不能成事。」
隱痛 「為了某一目的,失掉自己,是最痛苦的事。」 . 5.從內在隱痛超拔
「社會最可憐的人,自己欺騙自己的人。一投機,整個就翻了。」
「一句話,就是把自己糟踏了,還以為別人受騙了,
不要為了人家,隨隨便便出賣了人格。」
「人內心不舒服,比什麼都重要,越老越感覺到。」
超拔 「自己站得住,誰也不能把你怎麼樣,只怕自己站不住。」
「面對事實,不躲,就是人生真理。
自己主宰都沒了,還東忙西趕,中流砥柱就是這!
絕不能因人而喜怒。
人站天地,就是這一刹那,不能因自己把天地弄亂!」
「人貴自如,否則難進步。」
「沒有解決不了的事,沒有過不了的崖。」
「人就是在最失敗的時候,也有一點轉機。
要好好培養,不要驚亂它。」
4
「人是磨練出來的,失敗是最重要的經驗,
失敗是學費。」
輔導 「同人心而出治道。
千萬不要挾帶方案。」
「取其間之為用。適中:恰到好處。」
三﹒天德(主/立本也) ※ 德:直心、覺知、心光、自明
「順天下之所同者,德也」
「以德為本」
「現在講德字,那是要人命的事。」
「神,妙萬物而為然,即明此心之妙。
有慾就有我,成德之人,必無慾,無所不在。」
「我祖父信丹,父母信佛,我只信心」 直心之德
「探正天端,則我德如天德。」
「何常師之有?自師其性也可以。」 自師其性,性智:天德、自明也
「性智比良知好。」
「欺人可,欺自己不可。」 《大學》「誠意,勿自欺。」自欺即欺神
「今天,包括死的、活的都失敗,因為都自欺。」
「人都是自毁。」 自欺始,自毁終。好自用,銳智成愚。
「亡國敗家,捨本逐末來的」
立本心,「自己必要開朗才行」
立大體,「漢以後的大偏差,重個人(儒)輕群體(法),落迂玄。」
(心神)
5
四﹒地道(體/立大也) ※ 道:自然、生命、整體脈絡、自化
「道,不能分的。」
「教育就是人力加於自然。很少成功,因背於自然。」
「絕對要腳踏實地。雖然成功慢,但有益。正做,雖然慢……巧取豪奪絕不行。」
「成緩敗速。看看這幾十年毁掉多少東西」
「許多事不要把它看得神秘,看得神祕就失去了它的意義。
不神秘就是常:人人必行之路,常道;
人人必知之理,常識。」
「一切,在不言之中,就有力量;在言中,就沒有力量」 自然無言
五﹒人義(位/立格也) ※ 義:當下、中用、義行、自得
德道即中道,依中行義;
義行即時行,主體當位而行
-─ 茂對時育,位育中和。
「時,禮以時為尚。」;「聖人也不能生時,時至而不失之。」 1.時
1.趨時 「小人趨時,君子貞固」
2.偕時 識時 「識時則識勢。」
應時 「時雨來了,誰都接受。」
「智必識時,行若時雨。」
3.乘時 先時 「《大學》之教也,時。識時而後用時、時行,最後行時。」
行時
「跟著跑,人家一變,你又落伍了。
不如正固,說不定,你還前進了。」
「我們那時是履冰時代,你們是騎虎時代。
時至而不失時,要先時,因時制宜都來不及。」
(常道)
(體當)
6
「人格要用一輩子。」 「必得要成就自己,最重要的是人格。」 2.立格有位
「家事、國事、天下事,就從切身做起,否則八十歲還是新開始。」
「我這一生就是做人,否則我早飛黃騰達。」
「讀書,第一個就是做人明理。」
「達理貴乎體悟,以身體力行而後能悟。」
「一到用事時,短處就出來了。」
「天地茫茫,前途未立, 3.復自道
舉世滔滔,在乎自己。」
「要認識自己。一個人不認識自己,絕沒有出息」
「瞭解自己,第一要義。」 自矜者不長,外顯者不可恃。
「唯精唯一,允執其中。完全操乎自己。得道心之微,超人心之危,全在自己。」
「人人有良知、人性,很少人盡其良知人性。」
良知,德也;人性,道也。盡性,義也。
「得主有常,否則迷一輩子,一生就沒了。」
悟主,德也;經常,道也。得己,通也。
「得己通人。」 立本有德,立大有道,德道中人,主體中用
「一個人過正常生活就是健康, 4.精神生活
精神生活比什麼都重要。」
「敬業敬事在敬己,
敬己,處處用智慧,先得自重。」
「生活要有興,有趣。」
「什麼叫做富貴,不求人就叫富貴。」
「有德無德,看他兒女。」
7
六﹒歷史的傳統文化 「一切事情,都有一必經之路,如五四運動,或經濟起飛。」
「自古遺下的帝王思想即落伍。」 1.高過帝王
「自禹德衰,私傳。」
「漢以後的註解,光在文字上逗圈,那套理論全派不上用場。」
「編四庫全書,寓焚於修。朝朝都焚書啊。」
「文化太可怕了,在中國是成功了,將來在世界還是一樣。 2.高過民族
金人雖強,至今什麼都沒了,大本立得住,就是文化把它勝過了。
我是金人,卻在教中國文化。」
「中國文化太豐富了。希望你們將來對國家民族有些貢獻, 3.一心無二
不是重傳統,而是重其智慧。」
「傳統文化,電很充足,就沒插上,插上就光照世界,你們總看得到。」
「為主者,要為老百姓立新命。這用外國道道或小康世的改良不行,
得要用大同世了(大同世,因其國以容天下。)要把營養放到大米飯中,
不能放到麵包中,我們的老百姓才接受。」
「立新:以常、通變、立新命。
皇帝出來,『通其變,使民不倦』」
「反者道之動。」 「別人的苦,壯了我們的志。」
負面是大潛能,面對則始轉正面。
「做什麼事,不要忘了比你低的。」
「『滷水點豆腐』── 以貴下賤,大得民也。」 4.同人大有
「當務之急:知機識時」
「我教給你們並非大家,老百姓能接受才是大家。」
「一個地方能發揚平民,則興。榮譽集於幾個人身上,則敗。」
「百姓日久見真章!」
8
「我們沒找到真正的穴道,找到的話一針見效,
它那個方是觸類旁通的。」
「民國不能言衰,只是大師不能成終。
心有餘,智不足,沒有摸著中心。只照葫畫瓢。」
「自己不努力,找不到自己的東西,
當然就跟著別人的叫。」
「民國不是沒落,而是新的一套沒被接受。
洋觀念與我們老百姓的脈絡接不上,任何事得有個脈絡。」
「小德川流,大德敦化。
道並行而不悖,萬物並育而不相害。舉舜,和同而化,向同來化。」
回到同中,對異尊重。
「讀易!下焉者也,卜一卦,那完了,
你的心就是易,不卜了。」
孔子也不占。第四台的怪力亂神,我們有責任,這屬做事。
「讀了易經找不到形而上了,一落兩儀都是形而下的。」
「通神明之德, 天德即心神自明,學明道;
類萬物之情。 地道即類通自然,見性情。
中國的文化,此前即長久發展了。」
「最有德的人,法天行事,所以不自以為有德」
「小知:專家都是怪脾氣,不能大受
大受:什麼氣都受,無所不能受。」
「知止,堯舜人物啊, 5.時義大哉
反之,只要一刹那,私心自用,就完了。」
七﹒毓門 光明磊落真性情,索隱行己愧門風
「我們的命運,也就是中國文化的命運,成功失敗在此一舉。」 1.文化
9
「真希望台灣真好,因為大家真好好努力,還能保存一點中國文化。」
「你們要是不行,中國又得等五十年,多,一百年。
中國不能再失敗,再失敗,誰都不叫你起來了。」
「我死不死不管啊,二十年之後,必要有人能接著講書。」
「我也不怕死,就是為子孫憂。」
「中國人的責任太重了!」 責任
「人生最重要的:負點責任,為子孫負點責任,否則豬都不如。」
「儒家真精神,不在留戀,在乎承啟,接著往下幹。」
「讀書貴乎得真精神。」 2.精神
「精神叫人俘虜了,那是中國最悲慘的。」
「你們能有幾個擺脫洋八股的?為什麼不寫自己的。」
「我不是不說啊,我也是從時髦轉回來了,兔子滿山跑,終究歸老窩,
不歸老窩,沒有不滅亡的。」
「中國東西得好好整理了,但得發大心願,碰二下的不行。
今後,摧毁中國文化的就是碰二下,然後摻和西方東西的人。」
「外來的沒什麼用,內在的要養,要培根」
別的地方老師也有說,要重視外文,好好研究新學,看怎麼用。
這裡是談主體、精神。內在的,指天賦的主體。
「古人經驗那麼少,立說那麼多,今天經驗那麼多,卻沒一點道道立出來,
── 頭腦太平板了,都是單行道,丁肇中還是一條單線的,如果
思想上、文化上出幾個人,那就不同了。我說這麼多,就是要同
學自己會用頭腦。」
「少中求多,務求能用;多,就塞住了。」 少則得,取精用宏。 3.用
10
「書是死的,能用才活。做事的沒有一個。
君子,無所不用其極,無入而不自得。
我教這活學,明天就能用。」
「中國的東西,是術。要活用,得有豐富的知識、高深的學問,
即今世之事實,否則術如何用出去。」
「經,常道也,非索隱行怪之小道也。 4.經權
稍微變一變,就是權。」
「變要從根本上變;要通,通其變」
「學術思想,隔一代就變了。
1. 堯舜一變 2. 禹一變(私天下)
3. 孔子大成立新 4. 秦漢又一變……」
「做一件事,像一潭水,動不當則混了,反不如靜中之澄。」
「我們不必歌功頌德,但亂鑿,這條船鑿一個洞就壞了。我就怕船漏水。」
「完全懂,就絲絲入扣。」 大處落墨,還絲絲入扣啊!
「人與人的維繋,就是情與義。」 5.友群
「能談知心話的朋友,就是真朋友。」
「真朋友是真知你。」
「知心要相處。」
「朋友必得通聲氣。」
「自己是否真能同舟共濟,是最大問題。」
「有幾個志同道合就夠了,實,必須推心置腹。」
「平穩,叫人看了有可親之感,就成功一半了。」
「人要方正,必定成功。」
11
八﹒一方水土一方人;千古人做千古事
立本立大一件事 「研究任何問題,要從活的去研究。」 1.成事
「很少人敢面對現實,研究學問。」
「有利於民生就是實學。」
「實學是自得的,父也無法傳子。
沒有實學不教書,做什麼都可以吃飯。」
「實學的學字,是知行合一的。」
成事 「讀書與行事,合則智,分則愚」
「要成就事業,心得像鐵一樣堅,像水一樣平。」
「你們要做一件事,得從根處著手。」
1. 智慧 「智周萬物, 「智不足,有恆,也成」
. 道濟天下。」
..2. 功夫 經驗 功夫低,用不上,功夫不夠
(行事) 「以為成了名,就不下工夫,不下工夫?
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」
「讀書就是功夫,絕不止智慧。」
..3. 知識 真理 三合土,指智慧、功夫、真知
「我們就是相信真理,所以才有希望。」 2.真知
「年青人、中國人得講真理;不認識真理,如何領導別人。」
「還搞橫的關係、縱的關係,把持做什麼?人還有死呢!
稍微明白一點道理,必按真理做事。」
「古人不必我們當保鏢,但你離開他,
就不能吹牛── 他啊,面對真理而已。」
「一駡人氣勢就薄了」 3.駡人,說是非
「不跟人說是非。
把自己降到零度,才能看出是非。」 同塵出和光,和光見同塵
「不以己之長,評人之短。一句話傷人自尊,別人對你有惡感」
12
「雄才大略的人,必有容人大量。」 4.包容
「能容納別人的意見,才是大氣,否則只是小家碧玉。」
「能懂群力,就不錯了,懂得容,才能創業。」
「忍辱謂之擔當。」
「隨:己從人,則人從我,從我,則從善。」
「好狗不露齒,不自顯。何況攪舌?」
「往身上抺顏色,最笨的人。」
「有肉放飯裡吃,天爵自貴。」 德行自牧,尊卑天爵

「一個人不能靠祖宗吃飯,談背景丟臉。」
「送終方為子,就是那一口氣是大事。」 老師,我們接住了……
這裡所記,大多是老師講經典發露出來的文化觀,經典本身另有筆記。
老師的用字幾乎都是口語,但字的內涵與文句關係,跳脫一般傳統老套,有文
化正統的大義在,直接以天賦的「活的大生命」為對象,同時,兼顧人為的時代變
遷與回應,語意的跨距很大,所以說「智周萬物,道濟天下」,談來談去背景都是同
一件大事,整個天下就是話題。我們不能以割裂的觀點去思維,或以理性的概念去
套解,要用心體會、體悟。天人之際與古今之變,確是傳統大文章的兩個特質。
至於,針對人心的部分,尤多深入到二度的層次,即不只「心有覺」還「心用
覺」,不只凡心之常態習氣,心怎麼隱藏、曲解、認定(執著)、利用(工具化)等,
更讓人心驚、知恥、警惕,這是歷史的智慧。「子曰:可與共學,未可與適道,可
與適道,未可與立,可與立,未可與權。」《論語.子罕》這一章是孔子行道的感
受,應已響徹千古人文心。後面那首詩,以思念人嫌遠比喻嚮往道嫌難,孔子說:
「未之思也,夫何遠之有?」,直指達常道與通權變,也是並不遠人。真知在起行,
真行在明常。甘苦痛快事!
13
我不敢說聽記無誤,且分類、按語已是「接著講」的介入,願同門同學不吝指正!
隨著大家日益活絡的互動、學習,相信日後除了一本一本經典,會有更多核心議題
的整理,而我只是中生代的拋磚引玉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