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

元學第一村──(一)跟毓老師說說話


民國九十九年二月十四日大年初一拜年 與毓老師合照 林明進謹誌

元學第一村──(一)跟毓老師說說話

毓老師走了,素師鐸化,龍德而隱,您是該俎豆馨香千年萬年。

您靜靜走了以後,我開始認真深思您說要留就要留萬世名的豪情,原以為那是老學究先生的糖衣,書總是要這麼教的。見證了您三、四十年的粉筆生涯,杏香不去,不朽這兩字您寫得這麼淵深敦厚。史筆有多少眼力,往往也決定那個時代在歷史縱軸的重量。陶淵明的偉大不是等來的,可是唐宋始見重於世。我不問:這是個什麼樣的時代?但我深信青史的墨條研磨得正熱,待如椽大筆一揮就是蓋世風華,您的身軀從容地躺了下來,英靈卻矗立如山。您雖然高品無求,高山仰止的稱譽,任誰擋也擋不住。

曾經您以一身是膽,備具胸懷天下的志業,當年沒問過您,真不知道您曾立過什麼樣的偉願呢?過了一條江,正自有山河之異,人生的風景,真的如您所說,時過境就遷了。春風不回,鼎革多變,換個念頭,您扛起文化的山,造弦歌之鄉,一條道真的結結實實跑到黑。您經常教誨我們,一生認真做一件事,就是一番事業。您以原味的元文化陶養了臺灣這塊樸質的淨土,您以鮮活的一甲子霑溉了福爾摩沙這蕞爾的小島。

從三月廿日接到您辭世的噩耗起,心路忐忑,失神不靈,感慨何止萬千?忌日滿月,我終於有能力悲傷了。午夜夢迴,慟情難寐,我靜靜仰視懸在廳堂──那一幅「體元居正,精一執中」的對聯,那分別是我家二犬的字與名,鬱結一月的心,動了。我決定打開心口,同老師說說話。

三十多年前,躺在龍床上聽您徹夜教誨,我就有很多話要跟老師說,那時候是個宜蘭鄉下負笈北上的土包子,心裡沒準備好,我一直沒敢說;後來,有多少次在地下室天德黌舍的牌匾前,一對一,面對面,聆聽您的懇切叮嚀,覺得戰戰兢兢恭聽都來不及了,能說些什麼呢?所以什麼也沒說。現在毓師往矣,自己也早已成了半百老翁,不用猶豫了,膽子也大了,那就慢慢說,一點一滴地說。說給毓老師聽。

一朵花的事業

毓老師晚年曾以偶題的遺墨──「傲世梅無仰面花」給大伙兒清賞清賞。後來又見到另一幅對聯,上聯還有一句──「虛心竹有垂頭葉」。原來「節」與「謙」,老師看得這麼重。未濟上九小象:「飲酒濡首,亦不知節也」,是男之窮也(雜卦語)。大易最後一卦最後一爻,以節為戒,大矣哉!虛竹不但尚節,尚且守謙,謙之一卦,謙謙君子,以讓為用,所以無往不吉,卑以自牧故也。堯德允恭克讓,堯舜以禪讓相承。太史公世家以吳太伯先,列傳以伯夷始,皆讓之微旨。老師一生所守在節德,貞固不易。亡國凡三,老師獨善其身,不易節,不貳臣;留日其間,倭女在側,潔身不瀆;渡海來臺,輕權位,無嗜欲,進退不茍;守身如玉六十餘載,不近色,不續娶,甘心孑然自持,無怨無悔,曾經是赫赫皇裔、王公貴冑的您,能自律若此,彌自尊貴,也令人肅然起敬。師母「兩地相思」,老師「一言難盡」,繾綣私情,節義感物,貞德動天。終其一生以「天德侍者」自期,以「仁匃遯叟」自號,以「安仁居士」自守,以「明不息翁」自誓。

毓老師識時不失位,乘勢知進退,以果行育德,卜居隱巷,藏道於民。在剎剎生新的自然環境中,要守經也要能通權,這才真的叫識時務,識時務者才稱得上是俊傑。「不易乎世,不成乎名,遯世无悶,不見世而无悶。樂則行之,憂則違之,確乎其不可拔。」是老師「君子時中」的真精神,知節,守節,行節,是您的大慧智,大德行。所以我們可以大聲地說: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,毓師也。

印象中,毓老師雖然很少提到花國春秋,這一棵梅且不能等閒視之。至於唯一點名的「春眠不覺曉,處處聞啼鳥。夜來風雨聲,花落知多少?」聽上去有幾分調侃味兒,依我看,純粹是戲謔之言。請王維不用放在心上。

什麼樣的花都會美麗一回,花自然是開給蝶使穿引的,或許蝴蝶的朋友,可以沾點邊。不要急著問我蝴蝶的朋友長啥樣子,姓不姓莊?名不名周?毓老師更不會直接告訴咱們花的哲學。這麼說比較像老師說的,如果你是花,順著天生的性子像個花的模樣,就有美的質地。花,總是要漂亮一次的。做花的總要清楚,最少要美給自己看,感動得了自己,才說得上是能自我實現的花。否則,花開花謝,亦只是花開花謝,老師說人可以平凡,決不可以庸俗,梅自是不俗不塵。老師跟梅花打交道,緣於何時我不清楚,要不要跟林和靖處士清唱一段妻梅子鶴?梅邊之石真的宜古嗎?胸藏丘壑的毓老師,是人間的元士,興寄煙霞這等閒情,我看還是少問。

梅花凌霜傲雪,優雅綻發,它不是等人來陶醉,它香著也可能是等蜂媒來尋。橋邊,路旁,山麓,野坡,處處可以是梅花的家,冷到哪裡,梅花就幽香到哪裡。傲世梅一樹傲骨,一片生意,不改其凌雪之志,它不怕開無主,風和雨、冰和雪是它的絲竹天籟,它會唱歌給自己聽;毓老師一瓢孤單,一簞寂寞,不改其杏聲之樂,您念念存誠,孤寂是您德性盛開的力量,想必您也會給自己拍拍手。群芳爭春,您不矜不伐,站在自個兒的長白山巔,兀自暗香襲天,您應是一株雪硬的梅。您打算為自己的花取個什麼樣的名字,並不重要,您會給梅花也給自己一生傲世的風骨,開一趟錚錚骨心的事業,這,並不難猜,舉手投足都是記號,您不說,大家清楚。

想做一朵花,毓老師,敢情會教我們說──姿態可以不如人,梅香要始終如故,堅持千百年來不變的氣韻,要不折不扣醞釀那種大家百聞不膩的清香。不卑不亢,枝頭可以戴著冰雪,香給自己一世,做傳家至寶;不慳不吝,可以伴著明月清風,香給別人一生,開聖賢衢路。潔梅有節,它有個禁忌,就是不做醉心名利的仰面花。毓老師心裡頭的傲世梅如是說。

一座山的精神

仁者樂山,山不知其所始,亦不知其所終,億載無期;仁者安仁,垂奕葉而不朽,典型古今,浩氣上下,故曰仁者壽。安仁居士期頤百年,所安在史壽,不在人壽。這是山的精神,也是仁者的精神。

老師個兒大,您有那個力量帶著山流浪,即使是長白山那樣巍峨崇高的山嶽。民國三十六年,您領著長白又一村的骨氣,肩負著也可能是雙手合拱抱著您心裡頭那一座山,在雲月之下頂天立地,踏過的豈止八千里路?經過泰山的薈萃人文,涉過黃河大江的九轉浩瀚,結交過燕趙豪傑養豁達襟懷,也到過柳浪映月的孤山學處士潛隱。扛著一身浩然而來,飛機上您和于右老一起狂草。您以經天緯地的姿勢,在台灣重新打造的長白山中落了腳,六十四年的案頭山水,您百看不厭。樂山的必須是仁者,您以鏗鏘的洪鐘,磬音成章,在臺灣敲響了原儒的文化之聲,臺灣頭到臺灣尾,鐸聲一鳴天下白,化育一體人間清,迴環反複,終始不息。六十四年來,立地生根,天德黌舍矗立著一座長遠聖白的元學之山。

心裡頭只明白您是一座仰之彌高的山,顏色簡單得很,像您沒事兒喜歡輕捋那一幅高風亮節的長白鬍。四十年來,我始終忘了問問老師,要怎麼做一座天德的山?要怎麼成就體元居正的大一統?要怎麼篤恭用中去天下平?要怎麼明德學大去止於至善?可以做一棵大樹,就不要只做一片葉子。您走了,倉皇之中,整整葉片,我們告訴自己,再怎麼不成材,都必須是一棵有志向的樹,奉元弟子遍植在您一手鋪墊的山上,老師您望見了嗎?雖然奉元山上長長白白地種了成千上萬的綠苗,可是我們不能光靠天有好生之德去附麗你的長白山。這樣子丟臉,是不?做一棵樹只是敷衍,要做就要做一棵大樹。這樣大聲嚷嚷,您至少願意輕輕頷首,勉予同意吧。

多少文人高唱後凋松有常青色,看來我們是讀了太多松柏後凋的壯歌,相信您信誓旦旦所說的還有五年,年年新正您都說再活個五年沒問題。今年大年初一,氣雖弱了些,您的精神依然矍爍,您還是說您們看我像個生病的人嗎?再五年沒問題。兩個月不到,在一個最寧靜的春曉,您卻選擇堅如松貞如柏的天性,安然於初春暗自零落。春情松柏,葉落慢慢悠悠,霑體塗足吾少也賤,這個村野經驗我懂。可是,一座山總是一座山嘛,怎麼忽焉徂謝了呢?既已歸西,可能告我?二殯追思會後,淒情迷茫,人影散亂,怎麼發酵這一座山的精神,看似沒人對著其頹的山激情呼嘯,心裡頭卻澎湃洶湧無已,聽!奉元主人的長白山,有一派剛洪的回聲在醞釀。一座山自有一座山的山品,讓我們如松如柏,長長白白您的聖功,讓我們循著您的步履,以夏學奧質接著尋拯世真文的擔子,我們共同肩挑您養正開蒙的精神,斯庶幾天德於萬一。

一尊觀音的孺情

畫觀音的禮佛侍者不少,為母發心而畫的不多,為貞節守身而畫更難。多少個深夜,提著佛心,霑著佛筆,一尊觀音就是一張孺慕之情,一幅觀音也是與子偕老的承諾。一幅十幅,觀音菩薩;百幅千幅,菩薩觀音。一落筆處,就是慈悲之海;一動念起,莫非無妄之心。

有一年,隨著老師到印月禪寺做孝親感恩法會。印月禪寺坐擁山巒疊翠,面迎碧湖千頃,水光山色交相輝映的水月道場,一定有助於老師廣行夢中佛事,而不忘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的覺性返照。燕子湖畔印月禪寺的梵唄,聲催湖面,清清涼涼,月光未起佛音印先,老師佇立湖旁,極目四望。波影粼粼,老師拖曳不盡的身影也任纈紋輕盪,那一年秋水的婆娑有多長,您的身影就有多長。

會後,幾位慈悲心善的老尼,從禪寺後院現採現摘的野蔌,清香綠菜,師生一桌,茹素滿心,老師難得笑開了,吃吃吃,催著大家吃,同學們個個以碗就口,不敢造次,一時吃得莊嚴得很,殊不知老師外冷內熱,跟老師走得近的都知情。在紙灰飛揚的裊裊生煙中,老師若有所思,滯神良久,不敢揣摩也不知其故。在二殯靈堂前誦經,幾個同學隨著法師燒紙錢,心緒若一,在熊熊的紅光中,才領略出您的孺慕之情。

在家居士,潛心禮佛,在臺灣十分尋常。來臺之後,老師從慈航法師叩經問道,儒釋交通,往來無礙。老師說:「慈航學道成佛,有艱難之境,有不易之修,守金錢戒的他,慈航自云:『好幾次差點就犯了戒』!」成佛之人,明心見性,且如此率真守誠,佛心真趣,或從此來。心水澄清,即見光明,不離覺性,心瀾不興,月印千水,才能照徹亙劫的萬里長空。

老師,滿州國守身不賣國,不作漢奸;以盛年來臺,守身不易情。放著名利不索,富貴不求,設黌舍,立教化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。一生守著乾之初九:「潛龍,勿用」那一爻。

老師說人就是人,七情六欲都在我性,守身不貳長在我心。您常常長聲喟嘆地說:「守了一生,我這一輩子只有對不起我自己。」「感慨」,是老師自己給自己精神,自己為自己加油的內煉力量。老師,守了一生,您豈止對得起自己,您讓黌舍諸生不敢對不起您,不敢對不住別人,也孜孜矻矻不敢對不起自己,這恐怕是最堅韌的一圍籬笆,也是最醒眼的一道靈光。那一爻燃燒的不只是您的靈魂,將是元文化生生不息的火把,也是元學燃燒不盡的華夏之光。

毓老師,臺北二殯懷親館大家一字蜿蜒,瞻仰您的遺容,您很從容的躺著,看來無罣無礙,您真的準備好了。足不成步,頹然其間者,豈止是五、六百個奉元門生?這一群老老少少,清一色都是您親炙的各方彥士,願我佛慈悲,領您到西方樂土。連走,您都申申如也,夭夭如也,一如燕居閒情,這種圓圓滿滿,豈放下二字足以了得!

老師說:人生一下子就過去了,一切榮華富貴都只是過眼雲煙。
老師還說:你想要什麼樣的價值,就過什麼樣的生活。
老師又說:趙孟可以貴之,趙孟也可以賤之,人爵只是虛幻,天爵才是尊貴。
我說:大自然是一部偉大的書,老師您是一部不朽的經典。

菩薩觀世界之音,無苦不救;毓老師大而化之,聖格可風。靜靜地望著老師親繪的觀音大士佛像──「真心清淨,不觀自在;慈航倒駕,常觀世音」,當是老師潛心作畫時靜定下的筆心吧!一尊佛像的背後是您堅毅、思念、孝親、禮敬的心,還有六十幾年來對臺灣絲毫未減的熱情與盼望。「以天下為一家,以中國為一人。」天德奉元,我們悟覺您以臺灣為化首,木鐸四海的大願。如今,再也聽不到您奕奕精神的鐸韻,老師親繪觀音佛像的虔敬與教化治平的大業,是深藏我心的另一種孺慕之情。素筆的線條莊嚴有度,觀音像前將是我澄定思慮,也是永懷師訓的一方靜域。馨香上禱,悲不自勝。便成一聯云:

人無識時,老大傷悲咎自取;書不致用,寒窗苦讀為誰忙?

100‧04‧18 門生 林明進 寫於大塊齋

3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明進學長

我把文章也轉貼到敝部落格了

犬馬

林明進老師 提到...

輝誠兄:晚安。

林明進

沛公 提到...

老師的偉大 行為舉止 一言一行 都在生活中表露無遺 這是學生要去學習的 學長這篇文章 也表現出老師平日的佳言懿行 學生輔君 還要多多學習呢 感恩阿
老師值得尊敬的地方很多 從老師的言行 告訴我們 做人的道理 待人接物上也要從優點看起 不是只看他人的缺點 這點至今很多人都沒有做到 學生慚愧也在努力中